产品展示 PRODUCT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5万株中山杉筑起库岸“绿色长廊”

  9月10日凌晨,三峡水利枢纽正式启动新一轮175米试验性蓄水,并有望于10月底或11月涨到175米正常蓄水位。与此同时,万州区10多年前陆续引种的500余亩中山杉也正一天天潜入水下,发挥着稳定库岸、抗浪固沙的作用。

  近日,万州区林业局负责人指着正没入水下的中山杉对记者说:每年从库区试验性蓄水开始,它就要扮演“水下卧底”的角色,到明年3月,库区水位下降之后才能“重见天日”。它表明通过引种中山杉治理库区消落带项目在万州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区林业局主持,科委、移民局等部门通力协作,实施单位区林科所和重庆禾佳公司的不懈努力,已经初战告捷。

  2002年,经国务院“三建委”领导牵线搭桥,中科院南京植物研究所与万州区合作,启动了中山杉在三峡库区的造林和育苗实验。之后,在万州区林业局组织之下,对该项目进行了长达10余年不同课题的深入研究。2009年经万州区林科所和重庆市禾佳公司在万州区百安坝街道沱口三峡水库170-175米消落带栽种中山杉209株,经过3年的淹没实验,成活208株,成活率99.5%,目前已封闭成林;2012年5月在万州区氵襄渡镇、新田镇等地库区消落带160-175米水位段进行了扩大种植实验,当年10月初库区水位达175米,所植苗木全部淹没,2013年3月28日水位退162米,种植的中山杉苗木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在今年3月28日万州区科委主持召开的有关方面专家学者参加的“三峡库区消落带造林工程”评估交流会上,获得与会专家高度评价,国家林业网载文称:该项目的成功,标志着生态难题的三峡库区消落带高大乔木人工覆绿课题得到破解,标志着纳入三峡工程后续规划的消落带治理工程可以正式转入实战阶段。

  今年,重庆市科委组织专家对中山杉引种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专家一致认为中山杉具有生长快寿命长树型美材质好的特点,而且具有耐水湿、耐盐碱、耐干旱、少虫害及抗逆性强等鲜明特性,是低洼湿地及林业绿化工程优良的树种之一,在库区消落带治理中应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和较好的生态、环保、绿化及经济价值。

  据悉,中山杉在三峡库区成功试验引种以来,已成功栽植500余亩,达5万余株。目前,陆续引种的中山杉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将逐渐在三峡库岸筑起一道“绿色长廊。”9月23日,国务院“三峡办”水库司负责人前往库区视察了该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抓紧验收结题,加快苗圃基地建设,为下一步在面上推广做好实战准备。